“血糖自我监测”是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原则之一,不测不行,测手指毛细血管血糖(简称毛糖)是可以实现自我监测的快速简便易行的方法。可测得太频繁或方法不对不仅手指遭罪,还浪费昂贵的试纸,有时还会产生误导。那么,测“毛糖”到底有些什么讲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问题一:我们到底应该测哪根手指呢?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左右手或五根手指测得的血糖并没有区别。应尽量选择活动少、感染概率低、疼痛轻、不影响日常生活的手指,如无名指、中指和小指。而最灵活,最敏感、用得最多的拇指和食指则尽量避免使用。
问题二:对于长期需要监测血糖的患者,如何才能避免手指酸痛呢?应该如何安排手指呢?
感觉疼痛的神经末梢分布在表皮,只要穿越表皮有足够快的速度和深度就可以有效减轻痛楚。因此建议选需血量小的血糖仪和可以调节扎针深度并且“力道大”的采血针。建议针头“一次性”使用,多次使用会使针头会变钝增加疼痛感,而且容易感染。另外,张紧扎针部位的皮肤,使针头更快速地进出皮肤可进一步减少疼痛感。
选择指尖两侧采血,有着更丰富的血供和很少的感觉神经末梢,更易出血且痛感较轻。另外,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时段轮流对手指进行采血,可以减少重复扎针的概率和次数。
问题三:测血糖时,清洁消毒手指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如果手指有破损、感染、疤痕或者出疹子,就暂时不要选择这个手指。
酒精消毒是最常用的方法。但长期使用会使手指皮肤脱水、干燥、粗糙,形成老茧,造成以后采血的不便。手指采血,用温热的肥皂水清洗就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和清除手指上含糖份的影响结果准确性的杂质。另外,温水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手指更好地充血。无论是那种方法清洁,都必须等皮肤干了以后再采血以避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采血后用护手霜或者是针对糖尿病手足保护的药膏保持手指滋润,可以减少老茧的产生。一旦手指发生红肿热痛,要警惕感染的发生。可以涂抹抗生素药膏并包扎。若简单处理后无缓解,请及时就医。
未完,待续!
|